你的錢不是你的錢

在學生年輕的時候 我認為 女性教育水準 工作能力 經濟水平都不輸給男性

所以在消費上當然是各付負擔自己的開銷 誰都不應該佔對方便宜

後來進入社會工作幾年後發現 逐漸改變成薪資水準比例分配

而不是全部都是各自分擔自己的開銷 假設其中一方薪資是對方的兩倍

當然可以多分擔大比例 但也不是完全其中一方支出 這樣對方沒有參與感

沒有了參予感 就容易忽略對方賺錢的辛苦 也沒有了機會溝通彼此的金錢價值觀

在更年長了一點 許多朋友們進入了婚姻 大多數的人使用一種

我賺的錢 我自己花 你賺的錢 你自己花 然後我們一起開個共同戶頭支出家庭開銷

乍聽之下 真的挺有道理的 但是呢 只要你婚姻走得越久 你就會發現

我賺的錢 我自己花 你賺的錢 你自己花 反正不是花對方的錢 你不要過問

這種模式行不太通 首先那種保有反正是我自己的錢 我想怎麼花 就怎麼花的態度

是假設自己一直保有賺錢的能力 如果有天你突然沒辦法賺錢了呢

這時候你過往這些不被對方認同的消費行為 就會不斷被對方說嘴

當初你不買那麼多電動玩具 現在就有更多的存款

當初你不請那麼多朋友吃飯 現在就有更多的存款

當初你不帶你家人旅行都由你買單 現在就有更多的存款

你現在沒工作了 病了 那些人呢 有來照顧你嗎 有來幫你出你小孩的教育費嗎

沒有 還是都是我在扛

這時候 你是那個病的人 你要找誰去 抱怨你的家人 抱怨你的朋友 抱怨你的電動玩具 還是你要抱怨你的伴侶

你唯一應該責備的是當初不願意妥協的自己

第二 婚姻走得夠久你就會發現 太多重大的決定 讓你的錢 不是只是你的錢 比方說

男生賺的錢自己花 女生賺的錢自己花 那女生花自己的錢買了許多雙的鞋

她大可說 我是花自己的錢啊 而男生可能買了許多的遊戲電玩或者漫畫書

也說 我是花自己的錢啊 問題是 這樣物品要擺在哪裡? 沒錯 家裡

就如我之前說的 空間是第二種金錢 它甚至比貨幣更值錢

所以沒錯 你是花你自己的錢 但是問題是 你沒意識到你的物品掠奪到伴侶的空間

第三種情況

你瞞著你的伴侶 把你自己的錢 借給朋友 或者聽取朋友的建議進行投資

後來全賠了 然後你說 反正你是賠自己的錢 對方沒資格說你 事實上 是這樣嗎?

當然不 你自己經濟上的損失都會大大的影響到另外一方

因為對方可能會為你擔心害怕 也可能必須支撐你日常的生活開銷

更甚至 你是輸掉你自己的積蓄

還是你們計畫一起買房的頭期款 或者小孩未來的教育基金

還有第四種情況

你以為你的錢就是你的錢 當然不 當你有小孩的時候 他們也有權力劃分你的財產

如果你單純的認為那是你自己賺的錢 你想怎麼分就怎麼分 那你就太不瞭解婚姻的本質

婚姻的本質是血統的確認和財產的劃分 所以法律才會有離婚後對伴侶的贍養費

對子女的扶養費 甚至死亡後的最低繼承和應得繼承的法律條文

所以如果你想要隨心所欲的花自己賺來的錢 那你最好不要進入婚姻

一但進入婚姻 你就應該了解 我的錢 不是只是我的錢

Related image

Comments